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最早教電腦唱歌的音樂家

最早教電腦唱歌的音樂家
是電腦音樂的先驅max mathews
 
他在1961年 讓一台IBM 704唱出「daisy bell」
上面這段影片是 Max 於 2007 年在電腦歷史博物館所作的演出片段,
雖然所使用的歌聲合成以及電子音效
在今天已經十分常見,但這首歌曲是 Max 於 1961 年所創作
也就是「2001年太空漫遊」殺人電腦最後唱的那首歌,
(不要誤會,這部電影是1968年出品的,在當時2001年是未來的世界,得過奧斯卡獎,他的配樂
到影響現今所有電影配樂)
 
 
電腦音樂大師 Max Mathews 於 2011.04.21 早晨於舊金山過世,享年 84 歲
Max Mathews 不僅僅是第一位讓電腦發聲的先驅,同是也數位音樂工具發展的推手,這幾年他也不間斷的嘗試使用新的方法來創作電腦音樂,去年才發表他所發明的新樂器 - Radio Baton ( 直譯:電台指揮棒 ),利用兩支指揮棒作為控制的介面,並運用天線微波技術合成發聲,下面是他本人親自 DEMO 的影片。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 Max 雖然年事已高,但是還是充滿著年輕人的活力!但也令人很難相信去年身體還如此硬朗,如今已離我們而去。相信 Max Mathews 對電腦音樂的貢獻和他的幽默感會永遠被我們記得的。
 
他曾經說過
 
我們必須去學習的是我們人腦和耳朵覺得是美麗的。我們喜愛什麼音樂呢?我們喜愛什麼聲音、節奏、和聲呢?當我們都理解了這些之後,利用電腦創作音樂就會很簡單了。
原文:“What we have to learn is what the human brain and ear thinks is beautiful, What do we love about music? What about the acoustic sounds, rhythms and harmony do we love? When we find that out it will be easy to make music with a computer.”
 
Max Mathews R.I.P

P.S Max/MSP 這套軟體的 Max 指的就是 Max Mathews(後面的 MSP 是這套軟體的創造者 Miller Smith Puckette)。
----------------------------------------------------------------------------------------------------------------------------
 
貝爾實驗室1970年代也研發了語音合成的許多手法。
 
vocoder
 
迪斯可名曲「funky town」是代表性名曲
簡單地說,Vocoder是一種扭曲人聲的電子效果器。
Vocoder最早是由美國貝爾實驗室的Homer.W. Dudley所發明。
原理很簡單,學過工程數學的人應該都知道,就是把兩種聲音作旋積(convolution)再輸出。
如果把人聲和無調噪音混在一起,就會變成像機器人的聲音。
要是把人聲和更複雜的樂音混合,所得到的聲音就更有趣了。
早期vocoder的器材很貴,一般樂手用不起
sennheiser跟roland(或korg)於一九七八年推出VC-10是第一個可以帶上舞台的可攜式vocoder
到現在有不少歌手的歌曲也是使用這套軟體,對歌曲進行特效
其實只是把輸入聲音的母音與子音分開後加以調變
 
以上都是屬於語言音樂合成的研發,也就是運用錄製的一段語音歌聲加上電腦後製的特效而已
 
但跟「直接叫電腦唱歌」完全是兩回事
***********************************************************************************************************************後來,大阪人竹村延和
 
竹村延和(Nobukazu Takemura)是日本的電子音樂創作者
遷居京都後,有一段時期應用了一種視障者專用的讀稿軟體,
作成了自己的vocaloid程式模組(cf. 10th/ hoshi no koe),對於此後的電子音樂造成了莫大的影響。
另有一說就是美國一位數理工程博士,發明了一套能讓電腦自己唱出編寫的曲子,但是因為是純用
電腦本身的發音,所以發表時在場的人沒有人能聽得懂它在唱什麼東東,甚至還被票選為十大爛發明
的第四名,美國業界沒有人願意投資這個發明,最後日本YAMAHA山葉公司表示對這項發明很有興趣
於是博士把程式帶去日本,之後就出現了vocaloid(由於年代久遠資料已經消失了,只能大概描述前因後果)
 
 
2004年1月,,日本YAMAHA山葉公司發表了第一套商用歌唱機器人
vocaloid
大大開創了數位音樂創作的可能性
 
只要輸入音調和歌詞,就可以合成為原為人類聲音的歌聲
軟體採用Yamaha開發的「Frequency-domain Singing Articulation Splicing and Shaping」
先採集人類聲音的標本,然後再製作歌聲資料庫
VOCALOID沒有歌聲資料庫,實際可使用的版本由其他公司開發
也就是聲源軟體
 
第一款聲源軟體
LEON(英語、男聲)是ZERO-G於2004年1月15日
發售的以VOCALOID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開發販售的虛擬男性歌手軟體。
 
 
LOLA(英語及德語、女聲 ,ZERO-G)是ZERO-G於2004年1月15日
發售的以VOCALOID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開發販售的虛擬女性歌手軟體。

 
LEON和LOLA同為VOCALOID  英語系最初的產品
也是VOCALOID最早的聲源軟體
但銷售成績欠佳....
當時日本CRYPTON認為,
如果製品包裝設計為動畫風格則可以吸引不止電子音樂製作的客戶層
把包裝設計為一個「手握麥克風、有朝氣的女孩」
2004年11月5日於是日語第一套VOCALOID的產品便誕生
MEIKO(日語、女聲,CRYPTON)
 
 
雖然因當時的大多職業音樂製作人認為VOCALOID的發音不自然
專業的雜誌也幾乎沒有介紹,但吸引了非常多的業餘製作者。
發售首年售出3000套,在業界中是個優異的成績
(音樂軟體向來就幾乎只有影音相關從業人員或作曲家才會去買
而且還需要硬體設備的支援,所以門市本來就不大,一般人看到
硬體設備價格就幾乎都是直接倒退三步了....)
2005年底クリプトンメディアファージ事業部發佈公告
徵求即將發售的男性VOCALOID的名字。
日語的第二套VOCALOID的產品
也是日語第一套的男聲軟體
shu-tP以自己侄子的名字“KAITO”參加瞭應募,結果當選,獎勵KAITO軟體一套
但他覺得這個聲音自己用不到,於是就轉讓給別人了
在KAITO為大多數世人所知之前就被轉讓掉了……
大哥誕生前就注定悲劇的發生 .....
2006年2月14日發售
KAITO(日語、男聲,CRYPTON)
 
2006年2月14日發售後,乏人問津
一直被冰在陳列櫃將近一年多,大哥只能用悲慘來形容.....
直到次年的八月終於有人鼓起勇氣,不管他人異樣的眼光,買下了第一套....
兩個月後又出現了一位勇者,買下了第二套....
之後零零散散總共賣出500套後......就進了墳墓堆了
直到因為初音 ミク的出現,漸漸的開始有人把他從墳場給挖回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